為你朗讀 | 委員之聲(第六期)

作者:admin   添加時間:2022-10-11 14:30:03   瀏覽:

打印本文             


為你朗讀

委員之聲(第六期)


策 劃:曾靜儒

主 持:于  霞

賀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賀州市廣播電視臺 主辦

賀州市圖書館

賀州市朗誦藝術學會承辦

本節目由賀州市政協特約播出


                                                                                                                                                                                           

     “書香政協 香溢壽城”。今天為您安排的是《為你朗讀》特別節目《委員之聲》?!段瘑T之聲》邀請的是不同界別的委員來朗讀感悟至深的篇章,講述工作經歷、抒發內心情感、暢談履職思悟。今天播出第六期,我們邀請到的是賀州市政協委員、賀州市茶葉協會會長、瀟賀古道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應蓮

                                                                                                                                                                                           

賀州市政協委員、賀州市茶葉協會

會長瀟賀古道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樓應蓮

微信圖片_20221011143229.jpg微信圖片_20221011143948.jpg


主持人:

樓會長,今天您要給我們聽眾朋友朗讀什么作品?

樓應蓮: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盧勇教授的科普文章——《農業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物質載體》。

主持人:

為什么您想分享這篇文章?

樓應蓮:

《農業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盧勇副教授的文章。盧教授的這一篇文章,寫出我現在的心境:賀州紫茶,是賀州本地特有的優質茶樹品種,因為我知道它的可貴,盡管工作很辛苦,但是我樂在苦中。

                                                                                                                                                                                           

《農業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物質載體》

                                                               (節選)

作者:盧勇

       農業遺產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農業生產系統,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等。對我國優秀農耕文化傳承、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實踐意義。

       第一,農業遺產是傳統農耕文化的物質載體。中華農耕文化存在于傳統社會的農業生產生活之中,依托于開展農業生產的土地和百姓。中華農耕文化是傳統農業生產的凝練與升華,而先民所遺留之農業遺產正是中華農耕文化最重要的根脈源泉和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第二,農業遺產蘊含著傳統農耕文化的精髓。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與王朝興衰存亡,傳統農業影響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先民由農業生產經驗總結出的三才理論、陰陽和諧、天人合一等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世界觀、價值觀。文化的提升又反過來作用到具體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彼此交織,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永續發展的中國傳統農業。

       第三,農業遺產是傳統農耕文化的當代呈現?!耙环剿琉B一方人?!蔽覈I土廣闊、民族眾多,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農業生產方式,這哺育了各地風格多樣的地域文化。呈現出”美美與共”的特點,延續至今共同構成了中華優秀農耕文化的當代表達。


                                                                                                                                                                                           

微信圖片_20221011145057.jpg微信圖片_20221011145101.jpg

                                                                                                                                                                                           


主持人:

       您當初為什么想開發賀州的紫茶?為什么選中了它?

樓應蓮:

       我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爺爺每天早上必泡上一杯紫茶,那時候我們家房前屋后都是紫茶樹,連片的紫紅色茶芽和粉紫色茶花非常漂亮。每年清明前后爺爺都用紫茶鮮葉制作紅茶或綠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紫茶樹幾乎被砍伐完,珍貴的紫茶樹也就所剩無幾,爺爺喜愛紫茶一直喝到101歲,直到離世都沒去過醫院。我一開始是從小受爺爺對紫茶喜愛所影響,像使命般要傳承下去。后來經研究發現紫茶品種內含物豐富養生價值高,促使我更加鉚足勁將賀州紫茶當成終生事業去發展。

主持人:

       桂紫茶,是我們賀州新培育,開發的一個優質茶品種。農業人都知道,要開發一種新品種,必須要找到優質母本,而且對母本的性狀穩定性要求極強。您是我們賀州市茶業協會的會長,是這方面的專家,怎么去評判一個茶種好不好呢?要怎么去找?尋找這個茶種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呢?跟我們說說。

樓應蓮:

       品種是農業的芯片,我一直想為賀州茶產業找到屬于自己的芯片。優良茶樹品種均要有抗旱、寒、抗病蟲的能力,產量要高,內含物也要相對豐富,如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黃酮類等,內含物質豐富的茶口感好、香氣高,茶產品適制性強等特性。通俗地說,就是產量高、口感好、香氣足、耐泡、適合加工成不同種類的中高檔茶飲。

       賀州紫茶適合加工成各種優質紅茶、綠茶、六堡茶等茶類,是眾多中國茶樹品種中比較罕見的特異紫茶品種。賀州紫茶品種性狀及價值得到了中國茶科所、廣西茶科所的領導和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并在瀟賀古道公司成立了中國茶科所專家工作站。

       紫茶生長在我的家鄉,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母本優勢。為了尋找賀州紫茶的優質母本,我走進深山老林,也爬過很多高海拔茶山。這幾年為了搞好賀州紫茶科研,我們不斷給紫茶優質母本單株做生物化驗和各種檢測記錄,其工作非常繁瑣,當然,資金投入也非常大,為了發展賀州本地的特色紫茶產業,我們能一直堅持已經是非常不容易。

主持人:

       對紫茶的開發,您的目標是什么?

樓應蓮:

       我將會帶領賀州茶企會員們積極推進賀州茶葉品種選育、高質量種植、區域公共品牌和地方標準建設等,將優化茶葉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這方面的工作,我也是有一些工作經驗的,比如:我們瀟賀古道公司連續三年獲得了自治區守合同重信用獎、自治區農產品品牌、廣西特色商標、香港“優質正印”等獎項,在廣西茶葉全產業鏈發展項目上,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紫茶是極具特色優勢的賀州本地茶品種,目前在申請紫茶種質專利,以便于以后能更好地助推賀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

       那現在紫茶的申報情況怎么樣了?

樓應蓮:

       從2016年起,瀟賀古道公司就建立了廣西賀州紫茶種質資源圃,并與中國茶科所、廣西茶科所合作,長期負責賀州與周邊城市的紫茶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種質創新工作。

主持人:

       對于外行人可能不太了解,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氣去給這個種子申請專利?

樓應蓮:

       打個比方,種質專利就好比機器的芯片和個人的身份證,在行業中要擁有話語權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種權。近幾年,賀州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了相關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瀟賀古道公司也積極參與。我多次在全國性的大型茶展會上,看到各省市著名的茶產業都擁有屬于自已的茶樹品種,可我們賀州沒有,這些事情給我觸動很深。

       這就好比一個很標致俊俏的姑娘,因為沒有身份證與高學歷,也就找不到好的婆家。我知道要在全國眾多的茶品類中脫穎而出,那必須要有我們賀州本地特色茶品種,而賀州紫茶就是極具特色優勢的首選茶品種。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著手申請紫茶種質專利保護、加速擴繁、加強茶葉加工培訓、申請區域公共品牌等工作。

主持人:

       您作為賀州茶行業的領頭人、同時也是賀州市的政協委員,你是如何看待目前賀州茶行業的發展的現狀的?對此您又有什么好的思考和想法呢?

樓應蓮:

       當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以自治區打造“廣西六堡茶”為契機,合力推動賀州六堡茶產業發展,把賀州市打造成為“廣西六堡茶”的優勢區域。我是賀州茶業協會會長,在工作中發現賀州茶目前沒有明顯品牌辨識度,嚴重影響賀州茶產業品牌的受益性;另外賀州對茶產業研究相對匱乏,還未形成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還有目前賀州茶產業發展比較單一,很多茶葉加工還是家庭承包制和小作坊,還未形成規模。

       針對茶產業的痛點、堵點淺談個人的一些建議:一是建議通過政府搭臺,行業協會協同,龍頭企業參與,做好品牌整合,全力打造賀州茶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借勢培育以長壽文化、古道文化、千年古樹茶文化為特色的賀州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引導賀州茶統一打造一個品牌,形成一個概念,“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帶動形成合力。二是充分利用中國茶科所在賀州成立“魯成銀研究員專家工作站”的有利條件,加強本地茶產業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為賀州茶產業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持。

主持人:

       在賀州茶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樓應蓮:

       在賀州茶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我最大的愿望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將賀州茶產品由小品牌變成大名牌,為我市鄉村振興和共同致富添磚加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希望運用好讀書活動這個載體

組織廣大政協委員

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質

并努力帶動和影響

各界別群眾開展讀書活動

                                                                                                                                                                                           


評論COMMENT

——

用戶名 Name
評論 Comment

產品展示PRODUCT

——

隨著網絡應用的豐富和發展,很多網站往往不能迅速跟進大量信息衍生及業務模式變革的腳步,常常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人力和物力來處理信息更新和維護工作;遇到網站擴充的時候,整合內外網及分支網站的工作就變得更加復

Learn more

公司:賀州市瀟賀古道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電 話:0774-5126690  郵 箱:3091814422@qq.com

門店地址:八步區江南中路南側70、71號

Copyright ?賀州市瀟賀古道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桂ICP17002986號

在线a视频